巍巍天山,积雪消融,融化成万千径流,滋润着两岸绿洲。
很多人不知道,新疆虽然干旱少雨,但水资源总量有800多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近4000立方米,位列全国第三。在世界同类干旱地区,新疆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新疆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具有“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的特点。因此,如果没有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支撑,实现水资源有序调控,水资源就无法很好地利用起来,人与水的矛盾就难以调和。
重大水利工程是兴国安邦的“重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作为水电建设领域的“国家队”——中国能建葛洲坝市政公司深度融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担当央企重任,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建设了托帕水库、若羌河水库、大石门水库、博斯坦水库、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玉龙喀什水利枢纽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在天山南北的崇山峻岭中,上演着高峡出平湖的奇迹。
水润天山,高峡出平湖
在祖国西部边陲,号称中国“峡谷之王”的天山温宿大峡谷,一座攀登新的“智能建造”技术高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正掀起紧锣密鼓施工的热潮,创造着世界水利工程建设的新纪录。
8月23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市政公司等单位承建的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历经近68个月有序建设,大坝发电厂房水下结构建筑全线封顶。
建设中的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
“目前已经完成了水下部分的一期混凝土施工,当前正在进行发电厂房内部的水轮机组和二期混凝土施工,桥机已经安装完成。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节点要求,确保在2026年7月底实现首批2台机组发电,在8月底实现第三台机组发电。”施工现场,中国能建葛洲坝市政公司副总工程师、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Ⅱ标项目部经理马晓阳感叹。初到时满眼戈壁荒滩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要在这里修堤建坝,建电站并非易事。但再难也要修,当地老百姓太需要水了……”
据介绍,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发电厂房为二级主要建筑,厂房长98米、宽56米、高65米,厂房内部安装有三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75万千瓦。我们承建了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基础处理工程、泄洪工程、引水发电工程以及相关道路工程等。
大石峡工程建成后,通过对库玛拉克河径流进行有效调控,向塔里木河干流生态供水,对确保塔里木河干流两岸胡杨林绿色生机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可以缓解800余万亩农田的春季旱情,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水利保障。此外,通过调蓄洪水,可提高阿克苏河流域防洪能力,对阿克苏河流域防洪减灾具有重要作用。建成后,通过工程建设和水力发电,同时可担负南疆四个地州电力调峰任务。
利泽昆仑,塞外蕴江南
水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自古以来,兴修水利都是国之大计,水利建设对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进入夏季,昆仑山上的冰川加速化作奔流的水,从千沟万壑中汇集到玉龙喀什河中,其与喀拉喀什河汇聚而成的和田河,由南向北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浇灌了沿线的绿洲,所到之处满是生机与希望。
在和田县喀什塔什乡境内,玉龙喀什河上游山区河段,有一项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它就是玉龙喀什水利枢纽工程。该项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运行后,能调控生态输水、补给灌溉用水,还能防洪减灾、兼顾发电,将为和田地区带来显著的综合效益。
新疆玉龙喀什水利枢纽工程
7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来到玉龙喀什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现场,强调要发挥好中央企业引领示范作用,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工程建设,推动项目如期建成投用,有效提高区域水资源配置利用水平,改善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助推南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确保工程质量,抓好安全生产,真正把项目建设成为造福各族群众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玉龙喀什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新疆和田县喀什塔什乡辖区内,以生态输水、灌溉补水为主,结合防洪,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该工程最大坝高为230.5米,水库总库容5.36亿立方米,电站装机20万千瓦。
目前,大坝工程左、右岸坝肩及趾板开挖占设计总量的80.85%,坝基开挖占设计总量的34.2%,表孔溢洪洞开挖支护占设计总量的52%。
“玉龙喀什水利枢纽工程以‘四高一深一窄一多’显著特点著称,即高震区、高寒、高边坡、高大坝、水库消落深度大、河谷狭窄、泥沙多。按照计划,工程将于2028年6月30日全部完工。未来,该项目将与葛洲坝人20年前在喀拉喀什河灌区建成的乌鲁瓦提水利枢纽联合调蓄,利用水库对天然径流的调节作用,为下游提供8.34亿立方米灌溉用水,逆转当地的季节性缺水问题,并将玉龙喀什河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能力从10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助力和田建设南疆‘塞外江南’。”中国能建葛洲坝市政公司玉龙喀什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部经理李维说。
天山南北,碧水环绕,三山两盆,河湖安然。中国能建葛洲坝市政公司将继续深耕新疆,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让新疆珍贵的水,用得更精准,用得更久远,更加滋润人心。